04/12/2014

馬古斯.西斯督回家

  • 加入最愛專欄
  • 收藏文章
  • 白水

    白水

    白水(1948-)廣東南海人,澳門出生,香港長大。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,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,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、翻譯、哲學(美學)。一直停居巴黎。名片上自我介紹:西洋文化史,博物館講解員。 

    Art Walk@Paris

馬古斯.西斯督回家 Le Retour de Marcus Sextus

布油畫2.17米x2.43米

畫成於1799年

畫家:(法國)介郎(Baron Pierre-Narcisse Guerin 1774-1833)

現展藏於羅浮宮德農翼二會新古典主義畫廊

 

  介郎是新古典主義大師大衛第二代學生,而他教過的學生包括日後浪漫主義代表人物Delacroix,本人的成就平平,但在生時頗順利;1797年獲法國畫壇重要大獎,聲名大震,先後擔任過許多與藝術有關的官方重要職位。

 

  1799年沙龍展出此作品,貌似歷史畫,其實是虛構的,在古代史中根本找不到馬古斯.西斯督,更沒有這段回家的故事。他在展覽中描述西斯督在一個名叫Sylla的地方褫奪政治權、放逐,成為一個無國無家的浪人。終於他返回羅馬的家,見到的情景更難接受,女兒哭成淚人,夫人已斷氣,躺在床上。

 

  介郎以這悲劇故事為主題;故事與歷史,在西文語詞許多是同一字。

 已斷氣

無言,無望,無動作

女皃需要依靠

 時間像停頓

  新古典主義畫派都比較喜用直線、偏重線條。介郎將畫面上下用橫臥的死者軀體為兩份;縱的二分用西斯督的身軀。他與已斷氣的夫人的聯系靠雙手的接觸,還有抱著他大腿顯得無力、疲乏、惘然的女兒。西斯督動也不動,呆滯地望著我們。光線只集中在兩個女人身上,逼使我們注意到死者虛脫無生命的面容及女兒沮喪的表現。

 

  此畫在1799年沙龍中搶盡風頭,同行畫家甚至發起簽名運動,要求政府把它買下,終於1830年成事。

 

  為甚麼這幅不是「真正歷史」的作品會引起當時社會部份人士強烈反應呢?這點要注意此畫所處的年代,1799年,大革命1789後十年,許多早年跑到外地的貴族也陸續回來;拿破崙出任督軍政府首席行政官,開始安撫在革命中受過大震動的貴族及教會上層。1789法國大革命對現在的人來說,只是個歷史概念,但身處其中的人士肯定感受深刻。當時不少貴族被褫奪一切政治權利,移民外地。介郎這幅畫作很有效地煽起在動盪歲月中受過苦頭的人激起「同是天涯淪落人」的感慨!

 

  現在看這幅畫,總覺得介郎的手法近戲劇誇張的造型,特別是面部表情,像舞台演出。但在1799年,這幅畫肯定是張否定革命鬥爭有效的優美宣傳畫。

 

  介郎在1815年王朝復辟時更吃香,地位更顯赫,被封為貴族一員。所以他的名字有Baron(男爵)的稱謂。在革命初期,廢一切階級稱謂,不用Monsieur(先生)而用Citoyen(國民)或互稱Comarade(同志),但很快就走回頭。

 

  歷史好像不斷在循環,君不見時下國內不是又喜用表現身份的稱謂嗎!

 

  為甚麼我不喜歡這幅畫又拿來介紹呢?這是尊重歷史的態度,畢竟,介郎是在新古典主義畫派中不可略過的一位畫家。

 

 

 《經濟通》所刊的署名及/或不署名文章,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,並不代表《經濟通》立場,《經濟通》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。

WoW WoW星期三:健康網購產品低至$99 (只限今天)► 火速行動

我要回應
You May Also Like

放大顯示
名廚食譜
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

  • 生活
  • DIVA
  • 健康好人生
專業版
HV2
精裝版
SV2
串流版
IQ 登入
強化版
TQ
強化版
MQ